西安羅曼實業
發表時間: 2020-07-28 13:07:34
作者: 西安羅曼實業有限責任公司
瀏覽: 310
雞滑液囊支原體防治方案
雞滑液囊支原體(MS)是雞支原體的一種。雞支原體又稱雞霉形體,危害雞的支原體主要為雞毒支原體(MG)又稱慢性呼吸道病和雞滑液囊支原體(MS)。感染雞群生長發育受到影響,均勻度差、出欄率低、屠宰酮體降級、飼料利用率降低、產蛋雞的產蛋量減少、防治費用增加,是危害養雞場經濟效益的最大疾病之一。
一、基本情況
1、病原
支原體是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一類原核微生物、無細胞壁,僅由胞漿膜包裹,人工培養條件要求很高。雞滑液囊支原體只有一個血清型,但各個分離株之間的致病性存在很大差異。
在常溫條件下,羽毛上的病原體可存活3天,其它物體上的病原體存活不超過1天,一般的消毒劑可迅速殺滅支原體。
支原體陽性雞可終身帶菌,病原在雞蛋中可存活數月,但在45.6℃的雞胚中存活10幾個小時。
2、流行特點
①、傳染源
發病的雞和帶菌的雞,帶菌的野鳥如:麻雀等。
②、傳播方式
本病的傳播方式為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。
種雞可通過帶菌的種蛋傳播給下一代雞。
在雞群內很容易將飛沫中的病菌經空氣通過呼吸道感染傳播,排泄物中的病菌污染飼料和飲水后通過消化道感染傳播,也可通過直接接觸發生水平傳播。病雞的精液也有病原體,可以通過交配或人工授精傳播。接種被支原體污染的疫苗也會發生本病的傳播。攜帶病菌的人員、用品、用具、車輛等都會起到間接傳播的作用。
由于支原體陽性雞可終身帶菌,在飼養多年齡組的養雞場或隔離、消毒工作做的不好的養雞場,本病會長期存在,很難根除。
③、誘發因素
疫苗接種(特別是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活疫苗,尤其是做氣霧免疫)、雞群感染傳支、傳喉、禽流感等病可激發本病的發生。雞舍寒冷、空氣不良(氨氣過濃、缺氧等)、密度過大,以及VA缺乏、突然換料、長途運輸、不同日齡雞混養、不同品種雞混養和不同來源雞混養或同場飼養等。
3、癥狀
慢性感染于任何年齡,1-2月齡的小雞更易感,成年雞多為隱性感染。
經蛋傳播的潛伏期很短,臨床上最早發病在1周齡,接觸感染的一般潛伏期為11-21天,有的可達4個月。本病多呈慢性經過,病程較長,1個月,甚至幾個月。
不同品種間的易感性不同,發病率和癥狀的嚴重性也不同。公雞比母雞更易感,癥狀也常明顯或嚴重。發育差、體重不達標的以及處在賊風口的雞群易感染,發病率也高。在寒冷季節容易發生和流行。
病雞精神沉郁,消瘦、雞冠和面部蒼白,生長發育受影響。跗關節和爪墊是主要感染部位,一般兩腿的跗關節和爪墊關節腫脹、發熱,胸骨部出現囊腫,觸診有液體波動感或有結塊。常見病雞排泄含有大量白色尿酸鹽和淡綠色的排泄物,病雞腿軟、跛行或喜臥不愿走動。有的也表現出呼吸癥狀。
一般發病率約為2-75%,通常為5-15%,死亡率低于1%。因影響生長發育、淘汰率增加、出欄率下降而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。
4、解剖變化
足部關節和跗關節的滑液囊膜增厚,關節腫脹,關節液增多,病程長者關節液變為奶油狀或干酪物。胸囊腫切開有大量的渾濁液體或大小不等的結塊,有些會出現大量渾濁的血水。肝脾腫大,腎腫大、蒼白。有的也出現氣囊炎變化。
5、鑒別診斷
①、病毒性關節炎
病毒性關節炎又稱傳染性腱鞘炎,是由一種呼腸弧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既可以水平傳播,也可以垂直傳播。
發病初期病雞出現跛行或站立不穩,常蹲伏地上,附關節腫脹、發熱,用手觸摸附關節后上部明顯腫大,趾屈肌腱腫脹。表現多為一條病腿向前外側微伸,典型的表現是一條病腿向外側幾乎九十度的側伸。
解剖檢查見病腿跖伸肌腱、趾屈肌腱水腫,嚴重時會斷裂,內臟有時有充血等現象。
本病最早發病于2周齡,病程會持續幾個月,公雞發病率明顯較母雞高。
②、雞白痢
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。感染雞不但將病菌水平傳播給其它雞,而且靠種蛋垂直傳播給下一代。
雞白痢沙門氏菌的某些菌株對雞的脛附關節、肱橈關節、尺關節有親嗜性。常見于附關節、翅關節,也見于足墊,出現一個或多個紅腫疙瘩。病雛同時會表現腿干燥、身體蜷縮、怕冷、翅膀下垂、拉白痢、生長遲緩等癥狀。
解剖檢查見較軟的腫脹部位有黃色渾濁液體,發硬的腫脹表現為肉芽腫。心、肝、肺有灰白色的壞死灶或結節,有的也見于脾、腎、肌胃、腸、卵泡的出血、壞死等變化。
雛雞發病一般在4日齡后,關節病變出現于10日齡后。
二、防治方案
1、 預防:
①、做好生物安全工作
從無滑液囊支原體的種雞場、孵化場購買小雞,杜絕先天的垂直傳播。同時做好雞場的隔離、消毒等生物安全綜合衛生防疫工作,防止雞群后天的水平傳播。
②、加強飼養管理:
加強飼養管理,減少誘因。避免雞舍出現低溫、溫差過大、通風不良、賊風、密度大等,給予科學合理的全價飼料。避免不同日齡、不同品種、不同來源的雞混群飼養或同場飼養。
③、預防性投藥:
1-5日齡:全天飲水中添加,每公斤水加10%恩諾沙星1克;
8-11日齡:每公斤水加10%氟本尼考1克;
23-27日齡:每公斤水加5%泰萬菌素和10%多西環素各1克;
41-45日齡:每公斤水加5%泰萬菌素和10%多西環素各1克;
在本病易發生日齡的前7-10天,使用泰萬菌素和多西環素混合飲水5天。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活疫苗免疫期間、雞群轉群、長途運輸前后可投藥預防。
2、治療:
注意日常觀察雞群,特別是本病易發生的日齡階段,及時發現發病雞,盡快用藥。
關節有癥狀的病雞治療效果很差,應盡快淘汰不能站立的病雞。因發病雞的排泄物攜帶有大量病菌,會污染養殖環境,加快疾病的傳播。
泰萬菌素、替米考星、泰樂菌素、多西環素、林可大觀霉素、泰妙菌素、氟苯尼考、恩諾沙星等對治療本病都有一定的效果。如果同時感染其它疾病,還需要針對其它疾病采取治療措施。
3、免疫:
目前,滑液囊支原體沒有活疫苗,其滅活疫苗在預防效果上存在著很大的爭議。